AI轻量化道路智能巡检设备:用算法守护每一公里平安
在纵横交错的高速路网、在车流熙攘的城市干道,搭载着轻量化道路智能巡检设备的巡检车正匀速驶过,监控屏幕上道路信息、道路病害自动记录,一目了然。
北投信创集团自主研发的轻量化道路智能巡检设备,基于人工智能、多传感器融合及多源数据处理等技术,彻底解放了公路巡检人员双手,让基础设施养护从“人工排查”迈入“AI精准诊疗”新阶段。
道路的“全科医生”
轻量化道路智能巡检设备
大部分公路养护管理单位会采取人工上报、激光雷达专用监测车这两种路面病害巡检手段。人工上报耗时耗力,安全隐患大,特别是在路面狭窄、路况复杂的低等级公路,人工筛查时间长、人力成本高。激光雷达专用监测车则需要在较低车速行驶(15公里/小时)的状态下对路面进行扫描拍摄和病害分析,虽然检测清晰,数据齐全,但造价昂贵,且需要专业人员操作,加之低速行驶状态下影响日常交通,不适合日常开展巡检活动。
北投信创集团自主研发轻量化道路智能巡检设备,运用AI+多源感知融合技术,使用了便携式图像摄影设备,基于数百万病害图像数据进行深度神经网络学习,能够高效、准确地检测路面病害,为智能化预防性养护提供数据支撑。
轻量化设计与高效采集:设备以中小型汽车搭载高清摄像机、激光传感器、惯导模块、GNSS定位装置,即能够高效采集路面损坏、平整度、车辙、沿线设施图像及地理位置信息。设备灵活适配低二级及以下公路的复杂路况,避免了传统检测车不适用的问题。
基于AI的智能分析能力:采用深度学习、多源数据融合等先进技术,结合Tensorflow、Pytorch等主流框架开发的轻量化AI算法,实现了对路面病害(如坑槽、裂缝、拥包等)的精准识别和定量分析,并能检测路侧设施状态(护栏、标识标牌等)及路面异常情况(抛洒物等),准确率达90%以上。并且支持云端和边缘计算,实现高效、实时的数据处理。
智能化巡检管理平台:基于B/S架构开发的智能化巡检平台,支持大屏展示和业务管理功能。大屏展示直观呈现道路病害分布和相关指标;业务平台可实现病害修复的闭环管理(从派单到闭合),为养护单位提供科学决策依据。
从“治已病”到“防未病”
过去,“治已病”模式侧重于对已经出现损坏的道路进行修复,这种做法虽然能够解决眼前的问题,但往往忽视了预防性维护的重要性,导致维修成本高且效率低下。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促使我们迈向一个全新的养护理念——“防未病”。
轻量化道路智能巡检设备通过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数据分析手段,让公路管理部门提前识别潜在的风险点,预测可能发生的损害,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,延长公路使用寿命,降低长期维护成本,同时还能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,为公众提供更加顺畅、安全的出行体验。
及时高效地检出病害:无需停车确认,车辆保持正常时速行驶即可实现路面病害检测。AI全自动识别,替代专业人员的人工确认,检出速度更快、效率更高。
降低日常检测成本:无需人工检测填报或租赁专用检测车,普通乘用车辆搭载该设备即可完成检测工作。大幅降低路面病害检测的成本,实现智能化的日常巡检。
降低整体养护成本:支持公路正常行驶(60公里/小时)下的路面病害检测。结合地图和视频,直观了解路面病害状况,对道路性能状况一目了然。通过智能化日常巡检,及时发现病害,及时发现问题、适时保养维修,减少道路大修的频度。
目前,该设备已试点应用于G359大塘至渠黎段,吴圩到大塘段及福坤线隆安境内部分路段。在建设交通强国的征程上,这些穿梭于阡陌之间的“数字巡路者”,正用每一帧图像、每一次扫描,编织着智慧出行的未来图景。